從技校畢業生到國家科技進步獎獲得者,一位普通車工的逆襲之路
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,中國航發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有限責任公司車工、高級技師洪家光帶領團隊研發的“航空發動機葉片磨削用滾輪精密制造技術”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。航空發動機被譽為現代工業“皇冠上的明珠”,葉片是影響發動機安全性能的關鍵承載部件。這一年,洪家光39歲,是獲獎者中最年輕的一位。
令人肅然起敬的是,剛到不惑之年的洪家光已先后榮獲中華技能大獎、全國五一勞動獎章、全國技術能手、全國職業技能大賽車工冠軍、全國最美職工等幾十項榮譽稱號,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。
樂于鉆研的“有心人”
技校畢業走上工作崗位后,洪家光最羨慕、最佩服的就是技術好的大工匠。入廠后,他發現孟憲新師傅“切削內螺紋”每分鐘達1200轉,而他加工這個零件時只敢開到300轉。于是,他決定拜孟憲新為師,學會這門技術。一有時間,洪家光就到孟師傅工作的地方觀察師傅如何操作,經常給師傅打水、擦拭機床,等師傅閑下來時就請教如何提高轉數而又保證質量的“訣竅”。孟師傅很喜歡這個樂于鉆研技術的“有心人”,毫無保留把自己多年研究出的技術要領傳授給洪家光。
癡迷磨刀技術的“洪瘋子”
俗話說:“人巧不如家什妙?!避嚬さ囊豁楆P鍵技術是磨車刀。許多高精度的零部件沒有現成的刀具,只要知道哪位師傅磨刀磨得好,洪家光就主動去請教。然后根據師傅們傳授的技術自己再練習打磨。車工要加工不同材質的零件,車刀材質就得根據零件的材質要求進行變化,還要根據不同零件要求磨成需要的角度。磨刀看似簡單,但涉及材料學、機械加工技術等,也是一門很深奧的學問。
因此,洪家光白天工作之余練磨刀,晚上回家看相關專業書籍琢磨技術原理。這些年下來,他磨出的各種刀具有上千把,無論加工什么樣的零部件,他都能找到合適的刀具。由他磨出的刀具粗糙度好、精度高,加工出來的零部件光亮平整,而且刀具的使用壽命比一般刀具提高了1倍以上。由于對磨刀技術的癡迷,工友們送他外號“洪瘋子”。不僅是學習研究磨刀技術有股“瘋勁兒”,就是學習研究車工加工技術時,洪家光也是到了癡迷的程度。
實踐中,洪家光發現,加工超窄、超深螺紋每次車削線長達33米,刀具很快就會磨損,大大降低了精度。洪家光綜合以往的直進法、階梯法和擴槽法三種進刀方法,反復試驗,自創了全新的“左右階梯進刀法”,降低了磨損
20多年來,洪家光共完成200多項技術革新,解決340多個技術難題。他是國家級“洪家光技能大師工作室”、省級“洪家光勞模創新工作室”領銜人,2015年-2019年4月,工作室便獲得實用新型專利32項、發明專利8項,完成技術創新和攻關項目86項、成果轉化65項、解決臨時技術難題72項。,填補了公司該類零件加工技術上的空白。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很多。